行业动态
当前位置 > 米博·体育(中国)有限公司 > 媒体中心 > 行业动态 
安徽:1~9月城镇新增就业70.4万人
发布日期:2024-11-01     发布者:本站原创     浏览量:111

从省政府新闻办10月30日召开的“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,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,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,1~9月份,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0.4万人。


城镇职工养老险参保1749万人


“坚持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,千方百计保持全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。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、厅长王炜在发布会上介绍,我省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,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。1~9月份,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0.4万人。注重统筹重点群体就业、重点企业用工和青年人才招引,实施“百万大学生兴皖”行动,组织开展“招才引智高校行”,推进“三级三方服务千企”行动,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。


大力释放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,我省出台“皖创22条”,整合推动各类资源、平台、要素向创业者集聚,2022年以来,共发放创业贷款350亿元,支持科研人员、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创业40余万人次。


不断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,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。我省深入实施“数据找人”计划,截至9月底,全省城镇职工养老、城乡居民养老、工伤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749.01万人、3388.75万人、950.31万人、708.29万人。


我省还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,将失业保险金计发比例提高至最低工资标准90%,进一步兜牢民生底线,让更多人分享改革发展成果。


高技能人才总量超240万人


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。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,我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,2023年,全省专业技术人才增加26.2万人,其中副高以上职称3.3万人。实施“万名博士后聚江淮”行动,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、流动站815家,在站博士后4262人。


持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着力推动新能源汽车、智能制造等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,部署实施人才兴皖工程,把培育高技能人才、建设技工强省作为重大任务来抓,截至9月底,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超770万人,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超240万人。


据介绍,近年来我省持续推进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全省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。进一步优化人社服务和营商环境,安徽已经实现“三公里”就业圈城乡社区全覆盖,社银合作“就近办”服务网点拓展至4000余家。积极推进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,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、退休等2个“一件事一次办”实现线上办理,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“一卡通”集成服务事项207项。

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


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,是劳动者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切身权益。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,我省将加强宏观调控指导,不断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、合理增长、支付保障机制,切实增加劳动收入占比,缩小收入分配差距,推动形成“橄榄型”收入分配格局,扎实推进共同富裕。


我省将发挥最低工资标准的“提低”作用,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,加强执行情况评估,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,保障低收入劳动者更好地分享社会发展成果。做好“扩中”工作,健全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,及时发布分职业、分岗位等多维度的工资价位信息,让劳动力市场可参考,工资协商有标准,提升重点行业、重点群体的薪酬信息指导效率。


合理调节过高收入,我省将持续深化国企负责人薪酬制度和工资决定机制改革,常态化开展国企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,加大对国有企业各级负责人薪酬、津贴补贴的监管力度,加强社会监督,不断规范收入分配秩序。指导企业将薪酬分配向科技人员、技能人才和生产一线劳动者倾斜。


快递网点工伤险参保率超九成


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,我省在积极推进以工程建设领域按项目参保、高风险行业参保为重点的工伤保险扩面参保的同时,不断探索将更多灵活就业人员、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多层次工伤保障范围。“工程建设项目一直是广大农民工重要的就业渠道,考虑工程建设项目农民工就业特点,我们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领域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,保障农民工权益,近年来项目参保率一直保持在90%以上。”


灵活就业人员工伤保障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,超龄就业人员大多为灵活就业人员,也包含了部分超龄农民工。据介绍,我省明确将不满65周岁没有领取职工养老保险的超龄就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保障范围;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出台促进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政策,目前基层快递网点参保率达90.52%。


创新推进补充工伤保险发展,目前我省16市均已上线补充工伤保险,实现制度全覆盖。截至9月底,全省补充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6.09万人、参保企业9572家。


内容来源:安徽商报


1543473341119959.png

咨询电话
400-699-7800

咨询邮箱
news@blueseahr.cn

客服质量反馈邮箱
bs-qc@blueseahr.cn